Content details

By :自然种植者 31

如何提高牛蛙的养殖密度?

在牛蛙饲养过程中,为防止发生互相残食的现象,每隔一段时间要及时将规格相差较大的个体进行筛选分级,把规格相同的牛蛙调整到同一口池进行饲养,防止大蛙吃小蛙。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,提高养殖密度。

2. 饲料管理

牛蛙的吃食量大,粪便也多,容易污染和恶化水质,从而会引发疾病。因此,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中,除了要投喂人工饵料,还要注意饵料的投喂方式和数量。例如,可以将复合益生菌制成颗粒或粉末,然后添加到蛙料中,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牛蛙的健康状况,还可以降低药物的使用量,减少成本。

3. 水质管理

由于养蛙的水质非常腥臭,排出养蛙池后是不能对外排放的,及时是排放到自己的鱼塘和水田中都无法解决环境影响。因此,需要对水质进行有效的管理。例如,可以在新水入口***期滴入激活后的菌种,每1500立方使用一包,也可以每五天泼洒一次,运用后能够确保高密度蛙养殖池水不富营养化、不产生恶臭,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换水频次和用水量,而且可以大幅度降低皮肤疾病和死蛙的发生。

4. 防逃设施

牛蛙善于爬跳,所以要经常检查防逃设施,有破损的要及时修补,以保证蛙的安全生长。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中,为了防止牛蛙的逃逸,四周池墙顶部要浇制或砌成向内10厘米的檐。此外,为了保证牛蛙能良好地生长发育,应给牛蛙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,可在蛙池内种植一些莲藕、慈菇、菖蒲等水生植物,这样适宜于牛蛙栖息;蛙池内的陆地和斜坡上要种植花卉、青草和灌木树,以利于牛蛙平时来这里栖息和招引昆虫供作蛙的饵料。

5. 疾病防控

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中,由于牛蛙的密度大,幼蛙饲养一个阶段后,因为饵料投喂不匀以及个体间体质强弱的差异,会出现个体大小不一的现象。牛蛙有大吃小的恶习,所以要及时按大小进行分池饲养,以提高蛙的成活率。此外,还需要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,例如,可以定期使用丁酸梭菌菌液,喂养30d,每天投喂两次,这样可以有效提升肠道内有益菌群的比例,改善肠道结构,提高牛蛙生长速率和养殖成功率。

你可能也喜欢